一早睜開眼睛還躺在床上,瞥到牆上貼著的「村上春樹會得諾貝爾文選奬嗎?」的號外,突然想到,前幾天在朝日新聞上看到村上大叔新書——「猫を棄てる父親について語るとき」(暫時翻為:「提到把貓遺棄的父親時所要說的事」)——的廣告而感到驚訝的事(驚訝竟然需要花錢打廣告);立刻決定趁著天氣預報今天下午會下雨之前,跑一趟車站裡的書店,在自肅期間的黃金週最後一天,把它帶回家啃完。
關於父親的真實紀錄和故事
一進到書店,果不其然它就躺在店門口最顯眼的位置。小尺寸精裝本,書的封面正是由來自台灣的插畫家「高妍」小姐所繪製——滄桑色調、一位少年坐在海邊的紙箱裡,手拿著一本書放在眼前的風景。
這本書目前還沒有中文翻譯(明珠阿姨應該正在用力地翻吧?),暫時用爛爛的日文把它翻為:「棄貓。提到父親時我想說的事」。
主題「棄貓」、加上一直以來都不太被提到的「父親」角色、以及被村上春樹所吸引的高妍小姐那帶有滄桑懷舊感的繪圖風格,還沒翻開來看就略能感覺到大概不是什麼歡樂的故事。但其實一直以來村上春樹的書也都不是走歡樂路線就是了。
書的屬性有點難定義,並不是村上春樹最常寫的天馬行空的小說,也不是如歐吉桑般會碎碎念的專欄隨記(本來就是歐吉桑),而是關於村上春樹(自己印象中存留的)父親真實的一些故事;從一些片段記憶和故事,帶到自己和父親一直以來的關係和變化,以及最後其實要講的重要的訊息(雖然他本人並不想用「Messsage」來比擬)。
其實貓沒有被丟棄
雖然書名乍看是棄貓事件,但關於父親(帶著他一起去海邊)棄貓的事,在故事的一開始只講了大約4~5頁就結束了。村上春樹從貓開始講起,那是他和父親共同的記憶之一,雖然最後棄貓不成,因為當他和父親棄貓完畢騎著腳踏車回到家時,在門口嚇呆了,因為剛剛被他們拋棄的貓兒比他門早一步先回到家了。
被「丟棄」的父親
村上春樹的父親「村上千秋」先生,是位國語老師。但在那之前,經歷了相當多的事。講到「村上千秋」先生又得先提起他的父親(也就是村上春樹的祖父)「村上弁識」先生,以前是京都安養寺的住持,共有6個小孩。
在當時小孩多的狀況下,除了長子之外,會讓其他的小孩收養為其他人家的養子,或是在小時候記寄宿到寺廟當小和尚,而當時村上春樹的父親就被送到奈良不知哪的寺廟去,只是可能因為無法適應而又回到了京都。
本書雖然從父親棄貓起頭開始了故事,但其實父親小時候「被送到別的寺廟去」像是被丟棄般的事,似乎對父親來說像是無法抹去的傷痕般的記憶。這是村上春樹所感受到的父親。而這也讓村上春樹想到當時他和父親棄貓回家看到貓時,父親先是嚇呆時,接著又露出鬆了一口氣的表情的回憶。
上過戰場的父親
接著又繼續提起對父親的另一個記憶,就是每天一早起來,父親總是會對著佛壇念經,在村上小時候曾經問過是為了誰而念的?父親說道是為了在戰場上死去的夥伴、及當初作為敵軍死去的中國人們。村上春樹的父親曾被徵招過3次,而真正上到戰場上只有2次,但在當中據說父親曾經親眼見過同袍用刀砍下俘虜的腦袋,這也對父親心中留下重重的傷痕。
印象中曾經在村上春樹的雜誌訪談之類的地方得知過這件事,而這也讓我回想起過去曾讀過印象相當深刻的村上春樹小說之一《發條鳥年代記》,當中敘述過關於戰爭殘酷的片段(以水銀撥人皮)故事(當時看到流淚),以及其中「間宮中尉」的角色設定(戰後回國當老師)似乎和村上春樹父親有著相似的感覺;而且《發條鳥年代記》一開始也是發生了貓不見了的事件。
另外也聯想到《刺殺騎士團長》小說當中的「雨田具彥」有個很會彈鋼琴溫文儒雅的弟弟「雨田繼彥」被派上戰場,因目睹殘忍的戰爭殘殺畫面,回過後心靈受重創而自殺的故事情節。
喜歡作俳句、喜好學習、頭腦好的父親
村上春樹的父親以前念的是京都帝國大學(也就是現在的京都大學)文學部文學科。村上春樹老是會聽著母親說:「你父親是個頭腦很好的人」。但對於村上春樹來說,頭腦好不好並不重要,比起那更重要的是心靈的自由度和敏銳的直覺;因此對於村上春樹來說,幾乎不會把頭腦好不好這件事來當作判斷人的標準。
而相對於父親熱心努力學習,村上春樹在課業上並不特別努力,但也不會特別差,他更放心力的是自己想做的事,聽很多音樂,讀很多想念的書,出去運動。而就父親來說,比起以前的時代,在當時生活更可以毫無阻礙地認真唸書(不再有戰爭事)。
但對唸書這事並不太起勁的村上春樹,甚至一直到現在,都覺得自己一直在在背離父親期望的路,讓父親失望。這也讓村上春樹心中是個疙瘩,甚至到現在還會夢到在學校考試卻一個題目也打不出來的窘境的惡夢。
和父親真正關係冷到底的開端正是從村上春樹結婚、開始工作(並不像一班日本人畢業後就業,而是自己半負債開了Bar)時,特別是開始成為職業小說家,有些有的沒的事(大概是文學界的風言風語之類的吧),和父親的關係更是降到冰點的絕緣狀態,大約持續了20年,直到父親重病快過世前(當時父親已高齡90歲,村上春樹也進入60歲了),才和父親把話說開算是和解了。
和父親即使想法不同、價值觀不一樣,但他們之間像緣分般連繫著的力量,在村上春樹的內心發揮了什麼作用,造就了現在這個村上春樹。
當初一有什麼陰錯陽差就沒有現在的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在這本書裡寫到至少3次以上,在父親的記憶和故事當中,如果父親的命運故事當中,沒有因為在戰場上上司看他是讀書人還是不要在戰場上對國家比較有幫助而回國的好運、如果母親原本喜愛的人沒有在戰場上過世,如果只是任何一個片段被改變了,或許就沒有現在的村上春樹。
雖然我們如此平凡的人生,或許只是碰巧出生了,碰巧這麼活下來,碰巧相遇了,但其實卻也是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片段,只要哪裡稍微變了台詞改了劇本,一切就會不一樣了。
從貓學到的哲理
在最後村上春樹又講了另一個關於貓的小回憶,他回想起小時候在院子裡看到小貓跳上高聳的松樹,輕快敏捷,好像在炫耀一般;但過沒多久聽到小貓的求救聲,對貓來說似乎跳上樹很容易,但卻不容易下來。幼小的他悟到,「下來這件事,比上去更困難」,要更一般化來解說的話,就是「很多起因很容易輕易地被結果吞噬,而造就無力收拾的後果」這般的事。
我們一個個小小的歷史片段撐起這整個世界的大劇場
村上春樹最後寫道,歷史並不是過去了就沒了的東西,而是不管有意識或無意識當中,像溫暖的鮮血流動一般,不可避免地流傳到下一代去。父親過去的「歷史」某種程度是傷痕累累的故事,而把這些故事告訴了村上春樹,讓他繼承這傷痛;對村上春樹來說,則需要以寫的方式把這些記憶和片段消化成自我的東西。村上春樹並不想用「Message」來說這些事,而只是想藉由這些小小的歷史片段和故事、以及身邊的貓,寫出他想說的。
棄貓名言錄
最後爆雷爆到底,順便紀錄在書中讀到對於自己來說相當有感的一些話語。
讀後感
花了一個下午看完這本書,雖然不是小說,卻也像村上春樹過去的小說一般,讀起來總是會被那無奈又哀傷的情緒感染,而且知道,果然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村上春樹的小說,該怎麼說,很神奇?雖然訴著許多人生中無法抵抗的無奈的外力,但對於那些事情,他寫說他想說的話、他認為的事,那些訊息、那些價值觀很堅強又很療癒,那些話語也會在自己內心慢慢發酵內省。就像以前在千馱古「ブックハウスゆう」書店遇到老闆敘述過對村上春去的印像——「芯が強い人」(意志堅定強大的人)。
一直以來都是話題人物的「村上春樹」先生(特別在每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頒獎期間),一轉眼今年已滿70歲。從他的第一本小說就開始閱讀,每次只能努力地藉著文字來想像故事情景,而慶幸村上春樹的小說總是很有畫面。某天,突然想出去散散心,心想著不如去[…]
雖然書名是「棄貓」,但其實絕大部分是在敘述村上春樹自己印象中的父親的生平和小時候的記憶,某種程度感覺也是在對自己(或父親?)做一個完整的「告白」的儀式。喜歡村上春樹作品的人,算是還蠻推薦的;沒怎麼看過村上春樹作品的人,可能先從其他小說開始看或許會比較好。
村上春樹從29歲開始寫第一本小說,到現在已經超過70歲,仍持續不斷。相信許多人多多少少都有讀過或翻過他的書,但對於想要開始試著閱讀他的書的人,建議還是有個先後順序選擇,避免新讀者一開始就挑到高門檻的作品而流失,相當可惜,因此這次從自己的角[…]